查看原文
其他

沈阳首个红绿灯,出现在哪儿?

点击关注→ 沈阳指南 2021-05-30

作为新一线城市,沈阳地铁路桥四通八达,但你知道沈阳最早的交通岗和红绿灯是现在的哪个岗吗?小旮一句灵魂拷问,是不是把登时就把你问住了?那么小旮现在就来科普,沈阳第一个交通岗到底是哪一个。

沈阳的交通,从开埠开始

在上世纪初的沈阳,基本也没有什么交通的概念。因为清末民初,大家出行无非都是畜力,谁家出门,赶上大车,套上大马就走了。那什么时候沈阳开始有交通的概念了呢?那还得从沈阳开埠开始。在上世纪初的时候,依照《美日通商行船条约》,沈阳开始开埠,当时的奉天商埠地,就是现在和平大街以东、沈阳旧城西关墙以西(大概就是现在青年大街),北到铁路,南到浑河,这一大片地区,当时就被设为商埠地。

商埠地开设之后,1907年,日本财团大仓组将日本弃用的马车铁道运到沈阳,作为投资与当时的奉天商务总会合营,成立了“中日商办沈阳马车铁道有限公司”。到了1910年,马车铁道公司已有马车29辆,马200匹,日平均客运量达到了7000多人次。1913年的时候,沈阳开始出现了汽车,开始是官商自用,后来出现了民营公共汽车企业,接着,地方政府官办的公共汽车企业也相继诞生。1923年,奉天市政当局筹资20万大洋创办奉天市政公所汽车厂,属市政公所事业平管辖,开始拥有客车8辆,后来增到52辆,平均时速28-30公里,营运于马路湾到大东门和大北边门至北市场之间。

汽车厂于1925年4月19日开始营业,先后开通小东边门——北市场,小西城门——北市场等十余线线路,此外,在马路湾以西附属地内,还有日商经营的汽车线路。

沈阳,当时不止有汽车,还有电车。1923年5月,沈阳市政公所又筹建了奉天市电车厂。1924年1月14日,开始分期修建电车线路并投入运营,全里程4.5公里。1925年11月,奉天市政公所与日本财团大创组协商中日电车联运事宜。1926年6月16日,中日奉天电车联络运输事务所正式成立,标志着奉天的电车联运线路正式运营。到1930年,奉天已有有轨电车营运线路三条,总长度7公里,菜有有轨电车14辆,马车、汽车、有轨电车穿梭往来于奉天的大街小巷,交通管理因此被正式提上日程。

1930年,沈阳首个红绿灯在十一纬路三经街岗上线

关于沈阳交通的规划,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,那就是沈阳第二任市长李德新。沈阳各界对李德新的评价是:秉性刚毅,魄力雄厚,精神强健,博闻强记。他曾经留学日本,对沈阳的市政管理有思想的抱负。在他就职后不久,即着手沈阳市政交通的改革,修缮道路、桥梁、涵洞、沟渠,增加汽车线路,沈阳早期的城市交通网在他手中初具规模。

李德新,当时将很多现代的城市管理理念运用到了沈阳的城市规划中,当时市内分设五区,以沈阳老城内为一区,城外按东、南、西、北划分为第二、三、四、五区,后又增设工业区为第六区。在改善交通拥堵方面,李德新联想到当时上海刚刚推行不久的交通信号灯,当时交通信号灯在国外已经运用很多年了,并且已由红绿两色发展为红黄绿三色。1928年,上海的英租界马路上安装了红绿两色交通灯,成为中国推行城市交通灯的首例。

那么,如果沈阳要设置交通信号灯,首先应该放在哪里呢?当时普遍的意见就是放在十一纬路三经路交叉路口。最重要的理由就是,当时日本人总是在此横冲直撞,致使很多过路的中国人受伤。由于没有交通信号灯,所以一些肇事“官司”中国人也只能吃哑巴亏。于是经过当时专家的一番论证之后,第一批设置交通灯的位置被选在十一纬路和三经路交叉路口,还有城内钟鼓楼附近。于是,沈阳第一盏交通信号灯就首先在沈阳十一纬路三经路路口上岗了。但当时的交通信号灯,还只有红绿两色,而不是我们现在用的红黄绿三色的交通灯。

沈阳旧城内推行“红绿灯”直接导致钟鼓楼的拆除

沈阳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交通灯,是由电灯厂负责安装的,花费现洋四百八十五元二角。安装后,车辆行人按灯行走,不再各行其是,对疏导交通、防止交通事故起到了立杆见影的作用。

但当时的奉天城内,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的点位,还有沈阳老城区四平街(今中街)。四平街位于钟鼓楼之间,沈阳最早的商贸中心,客流量非常大。李德新反复实地考察、论证,决定拆除钟鼓楼,在原址安设交通信号灯。1930年4月,李德新上报当时的省府,力陈钟鼓楼妨碍交通,必须拆除的事实。当时钟鼓楼的位置正处街心,体量庞大,基本占据了整个街道的宽度。往来车马行至钟鼓楼二楼楼下,都要从狭窄的钟鼓楼下十字通道内穿过,而且在穿过的时候,相互看不到侧方来车,所以经常发生车撞人伤的事故。而且由于钟鼓楼年久失修,墙皮剥落,人车在下面行走,也有墙皮墙砖塌落伤人的危险。

于是在李德新反复的呈报之下,最终得到省府的批准。李德新着手拆除钟鼓楼,同时开始修缮道路,同时聘请专业人士参照国内已有的交通灯设计了新灯的样式,绘制了交通灯的图样,在1930年至1931年大约一年多的时间内,将钟鼓楼进行了拆除,同时在钟鼓楼位置设置了交通信号灯。沈阳古城内交通果然得到了改善。

不过话又说回来,当时力主不拆除钟鼓楼的专家中就有当时在沈任教的梁思成、林徽夫妇。当时梁先生一句话也算执地有声:如果拆除这些老城墙和钟鼓楼是容易的,但是有一天想恢复他们的时候可就难啦。但当时的环境和思维下,梁先生的声音被淹没了。

所以,沈阳的交通灯和交通岗的历史,就是从1930年到现在,目前也只有90年的历史,但钟鼓楼却是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的时候建立的,那么时代发展中,如果平衡我们古老传承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呢?如果你有好的意见,可以评论跟小旮讨论啊。

沈阳城市史,已近千年;但沈阳的现代交通史,不过九十。现在你走到中街步行街的两端,好像正阳街中街岗的信号灯早就不复存在了,但我们却开始想念钟鼓楼。现在的十一纬路三经街路口,已经没有了当年专横霸道的日本人,商埠地的微风,也基本没有的各国列强的味道,可是十一纬路三经街岗的车流、人流却比当时多了很多。当你偶尔路过这里的时候,是否会想一想小旮今天讲到的这些关于沈阳交通灯的故事?是否也能想到,百年沈阳,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背景下,沈阳交通灯上岗时刻的高光?沈阳的交通灯,只比上海的中国首例晚了两年时间,所以,沈阳从来不缺少创新的动力,少的只是创新的决心,还有融合传统和现代的智慧。


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

沈阳热点消息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